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:
老年人是真闲不住啊!旅游、聚餐、网购、广场舞,连老夫老妻吵架都是中气十足,一副不争出高低誓不罢休的样子……
而年轻人是真嗨不起来啊!冬天怕冷,现在怕热,不想社交、不想消费,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,对谁都淡淡的。
夫妻、亲子、朋友间吵架?
我谢谢你!年轻人是真没那精力,喊不动……
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局面?
1⃣️他们刚好赶上了卷学历,卷特长,卷家境的“卷时代”,很多人把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与幸福划了等号。
他们从上小学起,就被套上夹板,朝着“成功”出发!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,耗神太过,以为大学后就轻松了,谁知还要卷研究生、卷博士、卷考公……
这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,从一开始就是冲刺的速度,路程还没跑出三分之一,就已经精疲力尽了,从耗神转为失神!
2⃣️我们三十五六岁之前的人受过一些传统养生理念的洗礼,
比如春天吃春盘、春卷;
端午前后吃粽子,热天喝绿豆百合红枣汤;
三伏天贴三伏贴、煮酸梅汤;
秋天蒸山药、煮银耳雪梨羹;
冬天吃栗子、羊肉、糯米饭等。
而比我们晚出生的人,很小时候就接触了西式快餐,油炸食品、肉类、牛奶、软饮、水果、冰淇淋……这些东西逐步打破了之前的饮食习惯。类似冬天吃西瓜,夏天吃酸菜的事都习以为常了,大部分果蔬上市的时间都要比自然的早了一季,孩子们对时令概念渐渐模糊。
听到“脆皮人”说法的时候,我脑海里浮现的是~养鸡场那种饲料养大的肥硕的鸡与林间吃草籽、昆虫长大的溜达鸡之间的对比……
3⃣️上山、爬树、在太阳下疯跑、在沙地里挖土……这都是我们小时候的日常,虽然汗浸浸、脏乎乎、黑亮亮的,但人是结实的,人与人的情感是炽热的。
后来的孩子们是一代比一代干净、礼貌、聪明,却也被困在各种功课里,学的一些特长,也都成了任务,是任务就要交付一个结果,一涉及结果,就显得没那么有乐趣了。
像我弟在工作压力大时,会约朋友去打网球,打篮球,像我这种没啥兴趣爱好的人,也会在迷茫时把写作、读书当一个发泄出口。而好多十几二十几岁的年轻人,似乎没了爱好,也很少有交付真心的朋友。
我们感慨年轻人真不易!好在~他们这代人的知识储备量足,视野更开阔,身上更具备松弛感,看问题更通透等也是我们年轻时远远不及的。好在~传统文化、传统养生回归,属于年轻人的朝气也会慢慢的找回来,毕竟养生什么时候都不晚!